在 “雙碳” 目標驅動下,光伏電站的智能化升級成為提升發電效率、降低運維成本的關鍵路徑。FIFISIM 物聯的物聯網方案,通過智能網關與物聯網卡的協同創新,構建了覆蓋設備監測、數據傳輸、智能預警的全鏈條解決方案,為光伏電站的高效運營提供了技術支撐。
智能網關作為光伏電站的 “神經中樞”,支持 RS485、Modbus、CAN 等多種協議,可接入光伏逆變器、匯流箱、氣象傳感器等設備。在山東某 50MW 光伏電站項目中,單臺網關可同時管理 200 + 臺逆變器,實時采集發電量、設備溫度、電壓電流等 30 + 項數據,邊緣計算模塊自動過濾異常數據,減少云端負載 40%。其內置的 AI 算法可實時計算組件發電效率,識別遮擋、熱斑等潛在問題。
物聯網卡構建了穩定的通信網絡,支持 4G/5G/NB-IoT 多模切換,在青海高原光伏電站實測中,單卡月均流量成本控制在 25 元,同時保障視頻監控數據(1080P 高清視頻)以 2Mbps 速率穩定傳輸。數據加密采用國密 SM4 算法,通過等保三級認證,確保電站數據安全。
全設備在線監測在江蘇某分布式光伏項目中,智能網關實時采集逆變器運行數據,通過物聯網卡上傳至EMS云平臺。當檢測到某組串電流異常時,系統自動定位故障逆變器,運維人員通過遠程診斷功能 30 分鐘內完成修復,較傳統人工巡檢效率提升 5 倍。項目實施后,發電效率提升 3.2%,年發電量增加 120 萬度。
視頻智能監控新疆某集中式光伏電站部署了基于物聯網卡的視頻監控系統,60 路高清攝像頭實時回傳組件區、升壓站畫面。智能網關通過 AI 視覺算法識別人員越界、設備異常發熱等隱患,2023 年累計預警 217 次,隱患處理響應時間從 2 小時縮短至 15 分鐘,人工巡檢頻次減少 60%。
智能預警與決策浙江某光伏扶貧電站應用物聯網方案后,系統通過氣象數據(風速、輻照度)與設備數據的關聯分析,提前 1 小時預測組件積灰程度,自動生成清洗計劃。結合無人機巡檢數據,組件清潔效率提升 40%,年維護成本下降 28%。
降本增效:設備故障響應時間縮短 70%,運維成本降低 45%,發電效率平均提升 2.5%-4%。
安全保障:視頻監控與 AI 預警結合,關鍵設備異常識別準確率達 98%,火災等重大事故發生率下降 85%。
靈活擴展:支持百萬級設備接入,單站部署周期從 45 天縮短至 15 天,適配集中式、分布式等多種電站類型。
FIFISIM 物聯的物聯網方案,通過 “智能網關 + 物聯網卡” 的核心組合,實現了光伏電站從 “人工運維” 到 “智能管控” 的跨越。未來將持續深化與 AI、大數據技術的融合,助力光伏行業實現 “數字化、無人化、高效化” 運營目標。